炒股就看,權威,專業,及時,全麵,助您挖掘潛力主題機會!
熊園、劉安林、薛舒寧(熊園⠤🂥盛證券首席經濟學家、中國首席經濟學家論壇理事)
事件:美東時間3月3日,美方宣布以芬太尼等問題為由,自3月4日起對中國輸美產品再加征10%關稅,此前2月4日起已加征10%。
核心觀點:本報告有三大看點,1)測算了新加20%關稅對我國出口的拖累幅度,以及受衝擊較大的行業;2)測算了中國關稅反製對我國進口商品的影響程度;3)分析了“取消中國最惠國待遇”對我國的影響。總體看,一季度我國出口可能仍會偏強,但全年走勢不確定大。
1、新增20%關稅後,美國對中國進口商品的整體關稅提升至30.9%,其中:鋼鐵、汽車、石油石化、建材、國防軍工行業的關稅稅率最高(均超40%),醫藥、電子的關稅稅率較低(低於25%)。
2、測算發現:新征20%關稅,預計拖累中國出口4.1個百分點;如果考慮轉口貿易的抵消作用,拖累幅度有望降至3.3個百分點;分行業看,食品飲料、電子、輕工製造、紡織服裝等行業受衝擊可能相對更大。
3、中國關稅反製:特朗普上任之前,我國從美國進口商品的加權平均關稅稅率約為14.5%。新的兩輪反製之後,我國自美進口商品關稅稅率升至16.9%,較之前上升2.4個百分點,反製力度偏克製。、大排量汽車 皮卡和農業機械等進口受衝擊較大。
4、往後看,“搶出口”疊加低基數,預計今年一季度我國出口增速可能在5%左右、韌性仍偏強,但全年出口走勢在特朗普關稅衝擊下不確定性較大,重點關注3點:
美國國會關於“取消中國最惠國待遇”的審議結果:若最惠國待遇取消,則美國從中國進口商品關稅將提高至48.1%,疊加新增的20%,美國從中國進口的關稅稅率將達到68.1%,拖累中國出口約6-9個百分點。
關注墨西哥是否會效仿美國對中國加征關稅。
關注4月1日美國貿易代表辦公室對中國貿易審查結果。
正文如下:
1、2025年1月正式上台以來,特朗普多次揮舞“關稅大棒”。具體看,針對不同主體,可分3個維度:1)針對墨西哥、加拿大:2月1日宣布加征25%的關稅,並緩期1個月至3月4日落地;2)針對中國:2月1日、2月27日分兩次宣布對中國各加征10%的關稅,並於2月4日、3月4日正式落地;3)針對全球:2月10日宣布,所有進口鋼鐵、鋁均征收25%的關稅;提出對等關稅原則,並將增值稅也納入關稅考量,由美國貿易代表辦公室在4月1日前完成針對各國的審查。其中:市場最為關注的是針對中國兩次10%關稅的加征,以及後續可能實施的對等關稅。上述針對中國的關稅加征落地後,中國也分兩次進行了反製,包括:3月4日宣布對從美國進口的雞肉等產品加征15%關稅,大豆等加征10%的關稅;2月4日宣布從美國進口的煤炭、液化天然氣加征15%的關稅,原油、農業機械等加征10%的關稅。


2、新一輪關稅加征後,美國對中國的關稅稅率及可能影響
美對華關稅稅率:按照測算,特朗普上任之前,美國從中國進口的商品加權平均關稅稅率約為10.9%;上任之後,兩批、各10%的關稅加征分別於2月4日、3月4日生效,加征範圍覆蓋所有中國商品,使得美國對中國進口商品的整體關稅提升至30.9%,其中鋼鐵、汽車、石油石化、建材、國防軍工行業的關稅稅率最高(均超40%),醫藥、電子的關稅稅率較低(低於25%)。

新關稅對出口影響:根據此前報告《特朗普關稅“首槍”對準中加墨,影響幾何?》中的測算,美國每提高1%的關稅,中國對美出口金額約下降1.4%。那麽本輪美國對我國額外加征20%的關稅,可能導致中國對美出口下降28%(1.4*20%)。2024年我國對美出口占總出口的比重約14.7%,若不考慮借道出口,則新增20%關稅可能拖累我國總出口約4.1個百分點(14.7%*28%)。根據增加值貿易數據估算,2018年貿易摩擦後中國借道其他國家出口美國大概能夠抵消38.9%的對美出口下降,假設本輪借道出口抵消效應降至20%(美國若對墨西哥等加征關稅,會影響我國借道出口),則考慮借道出口後,新增的20%關稅對我國整體出口的拖累約為3.3個百分點(4.1%*[1-20%]=3.3%)。

哪些行業受衝擊最大:從出口商品價格競爭力、對美出口敞口兩個維度分析,食品飲料、電子、輕工製造、紡織服裝等行業商品出口受本輪關稅加征衝擊可能偏大。其中:出口商品價格競爭力可以通過各個細分商品種類(HS10位)美國從中國和其他地區進口單位價格比例進行判斷,出口敞口用中國對美出口/中國總出口進行衡量。相對而言,出口商品價格競爭力越弱、對美出口敞口越高,加征關稅衝擊越大。

3、新一輪關稅加征後,中國對美國的關稅稅率及可能影響。按照我們測算,特朗普上任之前,我國從美國進口商品的加權平均關稅稅率約為14.5%。按照前文所述,作為特朗普最近兩次對華加征10%關稅的回應,我國也分兩次對美國進口商品進行關稅反製。反製之後,我國自美進口商品關稅稅率升至16.9%,較之前上升2.4個百分點,關稅反製整體力度偏克製。分行業看,按照反製涉及的各類商品對美進口敞口計算,農產品、大排量汽車 皮卡和農業機械等加征關稅可能對進口有一定衝擊,其他品類商品受影響不大。(詳見圖表6)


4、往後看,特朗普關稅不確定性仍強,重點關注3點
美國國會關於“取消中國最惠國待遇”的審議結果。2024年9月、11月,美國參議院和眾議院議員分別提出法案,主張取消中國的永久正常貿易關係地位。2025年1月,特朗普簽署《美國優先貿易政策備忘錄》,指示貿易代表辦公室評估上述法案並提出建議。3月3日,貿易代表辦公室正式將該議題寫入《2025年貿易政策議程》。盡管從實際關稅看,中國商品均已不再享有美國的最惠國待遇;然而,當前附加關稅均通過總統行政令的方式加征,在總統換屆或政策調整時仍有下降可能。而永久正常貿易關係作為需要國會立法通過、美國總統簽字批準的正式法律,是一種長期的製度安排,很難輕易恢複。當前全球隻有白俄羅斯、古巴、朝鮮和俄羅斯不享有美國的最惠國待遇。若最惠國待遇取消,則美國從中國進口商品關稅將提高至48.1%,疊加新增的20%,美國從中國進口的關稅稅率將達到68.1%,按照1.4的彈性計算,中國對美出口將降至0左右,將拖累中國出口約6-9個百分點。



關注墨西哥是否會效仿美國對中國加征關稅。美國財政部長貝森特表示,墨西哥已提議效仿美國對中國加征關稅,以避免特朗普對墨西哥加征的25%關稅。2024年墨西哥在我國出口中的比重僅為2.5%,加征關稅對我國整體出口影響不大,但需警惕墨西哥形成“示範效應”,後續特朗普威脅更多國家對我國加征關稅。
關注美國貿易代表辦公室對中國貿易審查結果。具體看,特朗普上台之初曾要求美國貿易代表辦公室、商務部等針對中國進行貿易審查,包括第一階段貿易協議完成情況等,並要求在4月1日前提交審查結果。此外,還需關注4月2日可能落地的全球對等關稅。
5、整體看,針對2025年出口,延續年度策略《幹字當頭—2025年經濟與資產展望》中的判斷:
預計2025年海外經濟可能仍有韌性,如果不考慮特朗普上台之後額外加征的關稅,基準情形下我國出口增速約為3.0%左右。然而,後續特朗普關稅不確定性仍強,如果其到2025年中左右將從中國進口的關稅提高到60%左右,將合計拖累我國2025年出口約3.0個百分點;即:2025年我國出口同比增速可能降至0%左右。如果加征關稅的節奏和幅度強於預期或者“取消中國最惠國待遇”法案獲得國會通過,則2025年出口可能弱於預期。
節奏上看,Q1由於加征關稅尚未完全落地,“搶出口”仍是重要支撐,預計Q1我國出口可能仍有韌性,增速大致在5%左右;Q2之後加征關稅影響加大,疊加“搶出口”可能退坡,出口將麵臨一定壓力。
風險提示:地緣博弈超預期;特朗普政策超預期;測算方法存在偏差。